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公司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》,要求高校认真查找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,围绕教授给本科生上课、课堂教学秩序、实习实践、毕业论文等领域做部署,并明确提出,要严把毕业出口关,坚决取消“清考”制度,提高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。
这并非教育部首次对本科教育工作作出要求。事实上,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就多次发布相关文件,对高校本科生教学、毕业、教师队伍、学科建设等环节作出要求。
此前,在全国高等公司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,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,中国教育“玩命的中学、快乐的大学”的现象应该扭转。对中小学生要有效“减负”,对大学生要合理“增负”,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,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、深度,真正把“水课”变成有深度、有难度、有挑战度的“金课”。
提高课程教学质量,严把毕业出口
《通知》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、加强学习过程管理、切实提高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、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四方面对高校本科教学环节作出要求。陈宝生曾表示,“我们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,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,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。”
据了解,本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体量规模最大。全国1200多所本科院校在校生中,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是8:1,毕业生中本科生占比87%。改革开放以来,培养了六千多万的本科毕业生,650万左右的研究生。
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,《通知》提到各高校要按照《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》要求,修订完善课堂教学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规定。同时,陈宝生还对高等院校做出要求: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、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、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。
在加强学习过程方面,《通知》要求,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,淘汰“水课”、打造“金课”,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、增加课程难度、拓展课程深度,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。要结合办学实际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。新方案要从2018级学生开始实施,并同时要求加强学习过程考核,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,严格考试纪律、严把毕业出口关,坚决取消“清考”制度。
在提高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方面,《通知》要求,高校要落实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公司学位论文买卖、代写行为的通知》要求,修订完善本科毕业生论文(设计)管理制度,强化指导教师责任,加强对选题、开题、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。要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,建立健全盲审制度,严肃处理抄袭、伪造、篡改、代写、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,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(设计)质量。
与此同时,《通知》还要求高校制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专门管理规定,确保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,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,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、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,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。
此外,《通知》还要求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,对于师德表现失范的,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。针对2018上半年高校中出现的多项违反师德事件,多所高校也已推出相关师德监管制度。
构建本科教育质量保障机制
陈宝生认为,本科教育目前仍存在带有普遍性的三方面问题。所以高校要调整思路,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,高校教学、科研、高校办学目标和各类资源、高校的标准和政策都要充分体现在中心上。
理念滞后问题。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一些高校没有及时应答、模式和方法创新不够,内容更新不及时,滞后于时代变革。
投入不到位问题。一些公司在本科教育上还存在领导精力投入不到位、教师精力投入不到位、学生精力投入不到位、资源投入不到位等问题。
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问题。一些评价指标没有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成效,高校人财物方面的一些政策机制还没有聚焦在人才培养上。
《通知》在公司制度建设方面也同时做出相应要求。其中提到,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“放管服”改革,加强对地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,加强对新设专业评估检查,加大对专业办学条件的公开力度。各高校要加强需求、招生、培养、就业全链条统筹,加快建立专业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。
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,《通知》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、各高校有效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、应用及管理。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着力点,制定出台有效的教学激励和管理办法,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、提高教学水平的进程,同时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。
同时,《通知》对高校专业建设做出要求,即各高校完善自我评估制度,加快建立自律、自查、自纠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。要依照《普通高等公司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及有关行业标准,加快国家专业质量认证体系建设,形成专业质量认证的制度框架。